背景:              字号:   默认

第1248章 很高兴(1/1)

飞越三十年 !“是这样,尿确实可以当成管道供热液,我记得原来是水吧?”

中国的地理位置跨过了很多气候带,解放之后,城市建设有考虑到居民统一供暖问题,以秦岭淮河划了一条线,北面建,南面不建。

这是当年的标准,现在当然是有问题的,北面冬天冷,南面也冷,还是湿冷,空气中湿度大,人体失温更严重。

作为庄园计划里头的房屋标准,当然是要求有公共的供暖设施(其实也降温)。

“因为冬天要到了,比起外面自然环境里的水,尿的初始温度比较高,也比较恒定,人体温是三十七度半,尿出来也是这个温度,对吧,这么干应该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

在李建国读完了让人半懂不懂的一页内容后,大家算是把精神领会了——

都是学过资源论,知道万物皆资源,活动即生产。

李一鸣提出养猪计划时,重点好几个,除了对猪要进行教育培训之外,设施这块是解决排泄物的问题。

人当然也不例外,不管你什么阶级的,有钱没钱身体什么状态,你都得吃喝拉撒。

这不提供了免费的吃吗?

有吃就得有拉撒,李一鸣希望产品以尿为主,屎不要太多。

因为尿好处理,屎更麻烦,还废纸。

尿和屎的处理是分开的,屎是走沼气池,这里会用到一些新技术参考四号营地。

至于尿,......这个尿供暖系统很简单。

起点就是尿池,然后进入一个锅炉,在这里会加入厌氧耐热菌,再进专门的尿用自来水供暖管道。

从厕所进入专门的锅炉,都是从自来水管走,经过专门的加热来到各个需要的房间,......最后这些尿热着热着就熟了,细菌病毒什么的也没了,可以转进到某个温室,用于当培养液。

为什么突然又要用到这个菌呢?

因为这个菌很有用,可以在管道里通过分解尿里的物质产生更多的热量。

另外尿液熟化比较快,有些物质可以提取。

所以在管道的某些节点上要加些支管,这是沉积用的支管,这是专门收积尿中的一些物质,比如尿素尿酸......有些可以当化肥,有些是医用。

要求是透明。

尿从管上过,到这里自然有些东西会落进坑里,然后下面可以装个水龙头,可以拧开......

“但这些都要管理好,不能让人以为是自来水管随便打开当水喝,那会出笑话的!”

“这哪是笑话,这是粗大事啊!”

好些人听到这已经笑得身子抽动,若不是个个手里拿着毛线针,此时场面绝对失控,但就算如此,还是满满欢乐气氛。

不愧是事无具细李一鸣,奇思妙想令人折服。

“他昨天发过来的那些图纸...有没有这个内容?”傅恭问道,“还是我们要去参考之前的猪场?”

大家都没印象,不过也难怪,李一鸣发来的其实不是图,而是点,参谋们是拿笔用线去联点,但其实他们并不太知道每一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意思。

知道是建筑结构又怎么样,他们能看得出来厕所跟现在的有什么区别吗?

能看出来中间有根线代表尿供暖管吗?

李一鸣不说,以后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想到这些,至少有一半脑子会炸。

“能省不少能源吧?”陈去问道。

李建国点点头:“肯定能,算得出来的,......”

因为人体温是恒定的,出来就是三十七度半,进了尿池怎么也得三十六度,如果外头气温是零度,这三十六度的水就是白给的。具体多少得看排尿量还有外头温度。

真说起来也不是很多,但这个思路可贵,而且尿终究是去养了菜。

李建国示意本子:“先就这些了。”

“我看行了,抓紧安排生产吧!”陈去看看左右,众皆点头。

“唉呀,这孩子,他怎么能走呢?”

“不着急,还有点时间,他不会那么快走的。”

+++++++++++.

“我算过,目前新文化产品的产量只要达到三百小时的时长就够了。粗放一点不要紧,现在电视机,也放不出太精细的东西。”

李一鸣慢吞吞说道,“够大家看了,接下来再做细一点,先把版权占住。”

“三百小时...“

周正看了眼电视机,一天看三个小时,这都得三个月,新奇的东西人们还会反复看。

“对,三百小时,三十个小组,一个小组只要能拍一天,就够了。”李一鸣指了指桌子的一个抽屉,“方案都在那里。”

周正对这方面根本不懂,反正李一鸣说行就行。

“总得有带头的,让谁盯啊?”周正再次问道,之前没得到答案。

也不急着去拉抽屉,先定人选。

术业有专攻,周大将军可不认为自己是个合适的人选,手边事也多,他又没那么“文化”,乱指挥容易出错,出错就影响工作进展,这都不好。

这录节目不仅是节目,是文化的武器,对内是给全国人民补脑子,对外是赚外汇还争取思想支持。

文化兵工厂啊!

这当然也是国之重器,绝对不能随便被别人掌控。

李一鸣说做三百小时时长的节目,周正稍稍算算,那不就是到年底吗?

只不过,三十组人,都要在深城这个基地开展拍摄录制工作。

深城台...行吗?

周正很有些怀疑。

深城台体量不大,七年前,那时这里还属于宝安县,决定建立本地的电视转播台,台址定在这外头的小梧桐山。

八零年春节后转播台建成,小梧桐山高六百,塔高六十四米,为了足够把信号打到香江,启用十频道300瓦发射机转播广东电视台二频道节目,然后为了某些原因,八一年国庆日,改用十千瓦发射机转播。

八二年八月,上头批准建立电视台,次年初,深城宣传部成立了筹建小组,去年元旦开始试播。

试播初期,每周二四六日早上六点半到九点半用十频道播出自办节目,自办节目除了本地新闻,还有从香江学来的李一鸣称为原始综艺的东西。

后来由于与电大课程播出有矛盾,从去年三月起,改为中午放两个半小时,十二点一刻到两点三刻,这其实是公职人员的休息时间。

同年11月1日,正式启用了由法国引进的分米波十千瓦发射机,自办节目又改为由三十三频道播出,时间也换成了晚上。

一三五晚上转播省台十四频道节目,每天播出四个钟头。

如果是半个月前,周正看这资料是没太多感觉的,这速度,这三年的工作安排,太常见不过了,然而此时,他再看这些工作进展,感觉像是看蜗牛搬家,让人着急。

这是对这个台里头现有人员能力的怀疑,另外还有一层,因为李一鸣弄了新版文字,所以大家都有个再学习的过程,不可能是扛起摄录机就拍。

语言方面,有些字都变了读音,原来的那些吹拉弹也要学一堆新歌,说相声的说评书的,写作的,都容易在录制的过程中犯错。

还好拿过来的都是摄录机,录错了可以再录。

“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堆人,现在我们这里这么多战士,还有群众,还有孩子,让他们参加录制,既做后勤也当观众,也要现场学习。当然也是一种放松的娱乐活动,他们会很高兴。”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他们都在读: 我的同居女神末世之渊南天封仙仙药供应商隐婚365天:江少,高调宠!入骨暖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