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460章 黑云压顶南京城(1)(1/1)

铁血大后方 !一场大雪过后,上海出现1937年入冬以来少有的寒冷天气。复制网址访问

寒冷的大都市里,街上行人可以用门若罗雀来形容;但零零星星传来的枪炮声,还是人感到一阵阵的惊悸。

守卫大上海的国民国民军全都撤出上海市区向南京方向转移,大街上不时地出现扛着膏药旗低矮粗壮的日本士兵。

四行仓库的枪声也停止了,那是因为英国人在日本侵略者的巨大压力下;缴了谢晋元和800壮士的枪械。

英国人和美国人自称是世界上谁也不怕的民族,可是在日本鬼子的咄咄横逼下,还是限制了谢晋元和800壮士的行动;接下来没多久,一代英豪谢晋元便被大汉奸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了;抗战史上留下一段不堪回首的悲剧。

寒冷的季候中,王国伦的神鹰特战团却在霞飞路大校场上集结;这是他们实施出其不意攻击不备战略的第一步。

大校场上肃穆庄严,王国伦身着戎装围着1200多名神鹰特战团队员走了一圈;便和副团长郭正宁、参谋长秦大来站立一起了。

郭正宁、秦大来和王国伦一样,都是一身戎装,配备了神鹰特战团的15种装备。

神鹰特战队15中装备比此前的14种多了一把大砍刀,美式服装也换成德式服装;m35陆军钢盔上面的12角星亦换成红色的五角星。

这样以来,王国伦他们的装备就呈现出如下情状:

1、红色斗篷一件。

2、m35陆军钢盔一顶,

3、黑色雨衣一件,

4、德式军装一套,

5、陆军士兵皮带一条,

6、防水地图袋一个,

7、防毒面具金属桶1个,

8、汤姆式冲锋枪一枝,

9、k98弹夹包一套,

10、水壶一只,

11、士兵作战靴一双,

12、勃朗宁手枪一把,

13、军用匕首一支,

14、木柄手榴弹10枚,

15、大砍刀一柄。

对于装备大砍刀,神鹰特战团里认同不一。

以王国伦为首的配备派认为,神鹰特战团的前身是国民革命军第29集团军,29军的传统就是大砍刀。

1933年进行的喜峰口战役,29军大刀队人手一把大砍刀,啥得侵略者鬼哭狼嚎;一曲唱红大江南北的《大刀进行曲》就是词曲作家专意为29军谱写的。

为了保持29军的光荣传统,王国伦要求神鹰特战团配备大砍刀。

但以秦大来为首的不配备派却认为大可不必,因为1933年已经是历史,现在是1937年。

1937**的轻武器并不输给小鬼子,所以说排背大砍刀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尤其是女子特工队中校队长邬天鹰,坚决反对给女子特工队的姑娘配备大砍刀。

邬天鹰直言不讳道:“师长给神鹰特战团配备大砍刀的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是却忽视了以下两点:第一是我们要化装成犬神俊彦的野狼特战队,犬神俊彦的野狼特战队从来就不使用大砍刀;神鹰特战团要是配备大砍刀,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其二是女人和男人生理不同力量相差悬殊,如果让女人手持大砍刀和小鬼子进行白刃战;不啻于赶着羊群进虎口有去无回!”

最后邬天鹰郑重其事道:“邬天鹰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提建议还望师长三思而后行!”

王国伦觉得邬天鹰的话极有道理,决定不给女子特工队配备大砍刀,但男性队员每人要配备一把。

至于说神鹰特战团配备了大砍刀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问题,王国伦说可以将大砍刀隐秘在红色斗篷下面;一旦和小鬼子发生遭遇战,便就扒出来厮杀;不会暴露目标的。

王国伦、郭正宁、秦大来三位团部长官配备了15种装备后,神鹰特战团除过邬天鹰的女子特工队、付晓婷的卫生队以及团部的报务员没有配备大砍刀外,男性队员全都配备了15种装备。

1200多人的神鹰特战队之所以能在很短时间内能配备完装备,还真要感激郎风大队长率领的奇袭队。

郎风大队长率领的奇袭队以他原来的司机队为骨干。

司机队的韦伟巍、鲁大牛、昌二狗、马三宝、凤五环、方天戟、彭见喜、苗仁丰、花栩栩还有马夫王二、田三这些人跟随王国伦从开封一路打来。

在丹阳县荆林镇诛杀了松井本二一个小队的鬼子;在上海天马山至朱雀寺之间歼灭了滨崎横木中队一大半,又在日本驻沪领事馆大战小山镇魂的卫队和犬神俊彦的野狼特战队;前不久在虹口花园端掉了日本海军陆战队藤原胜男的前线指挥部,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经过几场战斗的洗礼,郎风12人一定是浑身胆量攻无不克。

接到王国伦速搞日本军队的红色五角星命令后,郎风立即率领韦伟巍、鲁大牛为骨干的50人组成奇袭队潜出法租界,在日本兵占领的南市区捕捉目标。

那一夜晚,郎风他们端掉小鬼子5个岗哨;毁掉两座军需仓库,凑够1200多个日军头盔上的标识——红色五角星。

红色色五角星是打铸在头盔上的,郎风他们拿不下来,只好弄来几辆汽车将1200多副头盔运回来。

日军头盔上的五角星1937年那阵子还红色,到了1939年诺门坎之战中被苏军击毙的日军太多;日本军部才把红色五角星换成黄色五角星。

诺门坎也叫诺门罕,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上。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此战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全都用上。

但战斗最后以关东军惨败而告终,日本陆军省被迫承认诺门坎之战是日本陆军自成军以来首次惨败; 被誉为国宝的第1坦克师团是全日本当时仅有的一个坦克师。

指挥诺门坎战役的苏军朱可夫元帅使日军尝到了血肉之躯不能抵御钢铁的事实。

苏军在此战役中首次使用了喀秋莎火箭炮,全歼日军第一坦克师团,使日军伤亡50000多人,而苏军仅仅伤亡不到3000人,从此日本大本营放弃了进攻苏联的打算,也使苏联能够从容的抽调西伯利亚方面军和朱可夫元帅用于苏德战场,避免了苏军2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诺门坎战役中,头戴钢盔的日军被苏军一批批击毙;反而是不戴钢盔的没有这样高的死亡率。

究其原因,还是钢盔坏的事,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按理说钢盔是保护头部的,但并不是子弹打不透;它主要是防御弹片。

如果对方的子弹不是击中钢盔正中,由于钢盔是一个弧面;大多子弹会滑飞,这就是钢盔的防护作用。

然而诺门坎之战中日军头部中弹的士兵,多半是头盔正中被苏军一枪命中钢盔洞穿,钢盔里面的脑袋当然也就一塌糊涂了。

那么,苏军怎么会打得这样准呢?难道苏联人用了带磁性的子弹专打钢盔?

日本人派出专家到前线考察后才弄明白其中的因由。

原来,日军当时使用的钢盔前面正中有一个很大的红色五角星,这是日军的神圣标志。

红色在所有光线中是比较醒目的,于是苏军老远就能发现日本士兵头盔上的红色星星;瞄准红色星星开火一枪一个准。

苏军使用的莫辛-纳甘步枪笨重而且后坐力大,弹道稳定穿透力大。

红星正好在头盔正中,苏军一枪命中红星,日兵大多糊里糊涂就见天照大神去了。

诺门坎战后吃了大亏的日军改小了钢盔前面的红星,颜色也变成黄色。

王国伦见神鹰特战队完成装备,便将战旗交给护旗手阚忠勇。

阚忠勇是中尉连长,身体强壮头脑灵活。

王国伦将神鹰特战团的战旗授予康忠勇后道:“这面战旗是神鹰特战队的灵魂,阚兄弟能做到人在战旗在吗?”

阚忠勇慷慨激昂道:“只要阚忠勇还有一口气,神鹰特战团的战旗就不会倒下去!”

王国伦听阚忠勇说得认真,紧紧握住他的手表示感谢;随后将神鹰特战队的军旗交给他。

神鹰特战团的军旗按照军委会的军旗标准制作,旗帜以红绸布为地,横宽144厘米,直长96厘米;内嵌四分之一青地,中置国徽;缘边加缀12厘米长黄色丝穗,靠旗杆一边镶白绸一幅,宽9厘米,长68公分,上下各距旗边14厘米,中缀黑纱制成国民革命军大后方总督都署神鹰特战团字样。

王国伦向阚忠勇授完神鹰特战团军旗,又将一面日军军旗交给阚忠勇。

日本军旗是1870年以最高法令形式发布定制的称为陆军御国旗。

该旗是在太阳周围加上16道血红色的光芒线,又被称为旭日旗。

陆军军旗三个边饰有紫色流苏,木制烤漆旗杆顶部,有一个三面体的镀金大旗冠,三面均为日本天皇家族的16瓣菊花纹浮雕族徽图案。

海军军旗和陆军军旗相同,但太阳不是在中心点,二十偏左光芒线是左短右长。

一般只要一提到日军的军旗,中国人首先会想到绑在“三八”枪上面的太阳旗。

其实那并不是日军的军旗,那是日本的国旗。

日本的国旗中间是一轮红日,周围是白色的阳光,象征日本太阳神、天皇和其子孙。

日本人自称是太阳神的子民,国家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太阳旗是国家的标志。

日军携带了大量不同规格的太阳旗,很多旗上有出征亲友的签名祈祷武运长久。

日军步兵通常将旗子绑在步枪上祈福和宣扬皇威,并用于陆、空识别与联络。

王国伦的神鹰特战团是以犬神俊彦的野狼特战队面目出现的,因之用日军军旗而不用日本国旗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王国伦将日军军旗递给阚忠勇后道:“小鬼子的军旗要在和日军相遇的当口打出来,一旦遇到我们的部队,要打神鹰特战团的战旗!”

王国伦在上海法租界部署神鹰特战团的行动时,南京国民政府也在紧锣密鼓地部署上海失守后首都的防御工作。

淞沪会战结束后,中**队向南京方向溃退,位于上海和南京之间的多处军事要塞无人防守,军队几乎全部撤退到南京外围。

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由于从上海的撤退组织的极其混乱,中**队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

中国将领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动请缨指挥南京保卫战,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从1937年8月到11月,中**队在上海与日本上海派遣军已经进行了近三个月惨烈而胶着的战争;战事在日本第10军从杭州湾登陆之后急转直下。

中国守军侧后被袭导致全线撤退,日军见中**队全线撤退;于后穷追猛打。

对中**队实行穷追猛打的将军是刚刚接任陆军大将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军司令官陆军朝香宫鸠彦王。

朝香宫鸠彦王此时还是中将军阶,可他是昭和天皇的叔叔皇室子弟,相当有号召力。

朝香宫鸠彦王率领8个师团24万大军,像驱赶牲畜那样将**撤离部队向南京方面威逼。

在日军的迅猛追击下,中**队的撤退变成了无比混乱的溃逃。

中国统帅部深感事态严重,在17日和18日三次开会讨论南京防御问题。

会议上多数将领认为部队亟需休整,而南京在军事上无法防御;建议仅仅作象征性的抵抗。

只有唐生智以南京是国家首都、孙中山陵寝所在,以及国际观瞻和掩护部队后撤等理由主张固守南京。

这时候的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则期望德国进行外交调停阻止日本对中国首都的进攻;更希望苏联能军事介入。

而保卫首都之战有利于德国的外交调停和苏联的军事介入。

出于内政和外交上的考虑,蒋介石最终采纳了唐生智的建议;决定“短期固守”南京1至2个月。

于是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负责南京保卫战;副司令长则为罗卓英和刘兴。

南京保卫战示意图根据坚守南京的决策,中国统帅部在12月初日军接近南京城之前共调集了约13个师又15个团共15万人的部队保卫南京。

这些部队中有很多单位刚刚经历了在上海的苦战和之后的大溃退,人员严重缺编且士气相当低落;而新补充的数万士兵大多没有完成训练。

唐生智多次公开表示誓与南京城共存亡,对蒋介石则承诺没有命令决不撤退。

为了防止部队私自过江撤退,唐生智采取了背水死战的态度。

他下令各部队把控制的船只交给司令部,又将下关至浦口的两艘渡轮撤往武汉,还命令第36师封锁从南京城退往下关码头的唯一通道挹江门。

这一“破釜沉舟”的命令给后来的悲剧性撤退埋下了隐患。

11月20日,中国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政府机关、学校纷纷迁往内地,很多市民也逃离了南京。

1937年6月,南京有居民人;到了12月初的常住人口只剩下人。

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留在南京的二十多位西方侨民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他们提出在南京城的西北部设立一个给平民躲避炮火的安全区。

南京市市长宣布承认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为安全区提供粮食、资金和警察;唐生智也承诺将部队撤出安全区。

但已经没有什么人道可讲了,新上任的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王向日军大本营报告:必须攻克南京,才能让中国政府屈服;支那百姓也能做大日本帝国的顺民。

日军大本营很快发出日军进兵南京的命令,日军地面部队分3路向南京进攻。

南京防御总司令唐生智获悉日军进攻的消息,立即宣布全城戒严‘’迎战侵略者。

南京背对长江,日军可以在北面用军舰封锁,炮击。

而从芜湖突进的日军已经从西面包抄上来切断南京与后方的联系。

东面和南面也被日军合围,南京已经成为了一座死城。

**守城部队在战斗减员的情况下不得不拉壮丁入伍,壮丁兵是一种强迫式的不员措施;新兵入伍后根本就没心思打仗;用这样的部队保卫首都,十座城池恐怕也保不住。

再加上南京防御工事设计不合理,根本就无险可守,部队拉上去很快便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之下;**防线很容易被突破,战斗还没拉开序幕,就意味着失败的到来……

本書源自看書罓

先看到这里,把此书加到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他们都在读: 本想平凡城市新农民星光罗曼史(娱乐圈)灵狐仙踪菊殇三部曲微光